
李洪儒,,1965年9月生,四川省南江人,,外國語言學博士,,語言哲學博士后,教授,,英語語言學博士研究生導師,、俄語語言學博士研究生導師;黑龍江大學語言哲學研究所所長,,《外語學刊》編輯委員會委員,、常務副主編,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“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”副主任,;全國外語學刊研究會副會長,,中國語言哲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,中國語用學研究會理事,,中國外語博士論壇常務理事,;首都師范大學語言哲學研究所兼職副所長。
李洪儒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俄語語言學,、英語語言學和語言哲學,。1997年以來,,已經形成以分析哲學視域中語言主觀意義(命題態(tài)度、言語行為目的意向等)為核心的自然語言邏輯研究特色,,正積極開拓歐洲大陸語言哲學,。尤其是2005年以來,所建構的語言本體論在國際上具有前沿性和領先性特點,。
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,,在CSSCI期刊上發(fā)表《從邏輯哲學角度看句義理論的發(fā)展》和《西方語言哲學批判》等關涉語言學、語言哲學的學術論文三十多篇,;出版《俄羅斯當代語義學》(商務印書館),、《中國語法學論文精選》(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)、《語言哲學:歷時與共時交差點上的節(jié)點凸現(xiàn)》(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),、《歐洲大陸哲學:歷時與共時交差點上的節(jié)點凸現(xiàn)》(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),、《俄羅斯哲學:歷時與共時交差點上的節(jié)點凸現(xiàn)》》(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)和《語句中的說話人形象》(高等教育出版社)等專著和學術文集8部;承擔或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《俄語主觀意義研究》,、《言語行為意向與俄羅斯言語行為功能類型》2項,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《語言哲學與語言學的整合性研究》,、《西方語言哲學與現(xiàn)代語言研究》和《俄羅斯當代語義學研究》3項,,黑龍江省社科基金項目《語詞與語句中的說話人意義研究》、《俄語動詞研究》2項,,黑龍江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《語句中的說話人形象描摹——俄語情態(tài)研究》等5項,;獲得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等國家級、省部級獎勵20多項,。
主要研究方向:語言哲學,、語用學。